奔腾B70拆车对比大众朗逸,究竟谁的舒适度能在10万元区间称王?
汽车自从诞生之初,便一直在为人们的出行提供服务,它在冗长的时间河流里已然深入了老百姓生活的方方面面,成为人们生活中密不可分的一部分。
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进步,国内的汽车保有量也呈几何式的增长,可无论时代如何变迁,10万元级别轿车的热度一直未见衰退,亦是工薪阶层购车的首选。对于每一位消费者来说,汽车作为交通工具的本质从未改变,而乘坐的舒适度也是用户颇为重视的一环。
今天我们拿到了10万元区间的两款热销车型进行拆解,分别是2022款 2.0T 自动驭享型奔腾B70(参考价12.99万)和2023款 280TSI DSG星空永逸版 大众朗逸(参考价13.09万),来看看他们在舒适度层面的表现究竟如何?
尺寸决定空间大小,有空间才有谈舒适度的资本
咱们暂且撇开舒适度不谈,对于“以大为美”的国人来讲,空间一直是第一刚需,倘若车内空间存在拥挤的情况,舒适度也无从谈起。可以设想一下这样的场景,如果你开着一辆轿车出门,一家老小全都挤在“鸽子笼”似的空间之内,即便座椅软得像大沙发,你也不会觉得舒服。
事实胜于雄辩,咱们直接来对比数据,先来看看朗逸。朗逸定位于紧凑型轿车,车身尺寸方面算不上抢眼,它的长宽高分别为4678mm/1806mm/1474mm,轴距为2688mm。空间层面也符合主流紧凑型轿车的水准,日常出行代步肯定是够用了,倘若要全家出行,那空间只能说是捉襟见肘了。
奔腾B70和大众朗逸的售价在同一水平线,定位却高出了朗逸一头,中级车对比紧凑型轿
车,空间层面的表现自是“胜之不武”。该车的长宽高分别为4810mm/1840mm/1455mm,轴距为2800mm,而两车价位近乎相同,换谁都会选择更宽敞的空间吧。
座椅压力也是关乎舒适度的重要一环,我们也运用专业的设备进行测试,得到了如下图的结果。
朗逸前排和后排座椅分别得到404mmHg和313mmHg的数值,奔腾B70前排和后排座椅分别得到350mmHg和271mmHg的数值,数值越小座椅越舒适,显然B70的表现要优于朗逸。
当我们拆解座椅之后进行对比,奔腾B70的座椅布局相较朗逸也更为合理,更符合人体工程学设计,长途乘坐也不会疲惫。它也是首款荣膺整车舒适座舱6A级认证的轿车产品,有着CN95级别的健康座舱,既环保又健康。
NVH是舒适度的决定性因素,朗逸和B70谁的表现更好?
NVH是噪声、振动与声振粗糙度(Noise、Vibration、Harshness)的英文缩写,也是衡量汽车舒适度的重要指标之一,代表着车企的造车水准,也能够反映出车辆的舒适度水平,我们在进行车内分贝测试的同时,也将逐一拆解车内的零部件,来看看车内的用料如何
提到NVH,撇开那些主观因素不谈,不得不说一下车内的噪音水平,我们将通过动态和静态两种方式进行测试。通常而言,60到80分贝这个区间,会对人体感知的系统造成一些影响,长期处在噪音的环境下,亦会对驾乘人员的感知系统造成不可逆的损伤。
首先是我们的朗逸,我们将车停在马路边静置,用分贝仪实测得到59.7分贝的数值,在车辆行驶起来之后,动态测量分贝值,得到69.3分贝的数值,整体表现还可以。
奔腾B70的测试紧随其后,将其置放在与朗逸同样的条件下,用分贝仪实测得到53.4分贝的数值,动态驾驶实测得到66.4分贝的数值,整体比朗逸的情况好一些,在抑制噪音层面更胜一筹。
为进一步了解奔腾B70和大众朗逸在抑制噪音层面的差距,我们通过将全车拆解,进行深入了解。
如果所示,我们可以看到,奔腾B70在引擎盖、四个门板、A柱、B柱、C柱、仪表板骨架背部、后备厢护板、防火墙等位置都有铺设隔音棉。
反观朗逸,只有在引擎盖、C柱板、仪表台防火墙、尾箱上方与后座的隔板等这些位置铺设了隔音棉。B70在用料上更加良心,取得更好的成绩也是实至名归,NVH和舒适度自然也更加优秀。
写在最后:
无论处于什么样的时代,唯有产品品质才是核心竞争力,这也是一个普世的道理。通过逐项对比,我们可以发现,奔腾B70在各个层面都要优于大众朗逸,消费者自然更愿意选择奔腾B70。
本文由某某资讯网发布,不代表某某资讯网立场,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:https://carfirst.cn/daogou/1540.html